別再錯過任何細節(jié)!花費一分鐘觀看鋁合金型材流體管源頭直供產品視頻,讓您的購買決策更加明智。
以下是:湖北鋁合金型材流體管源頭直供的圖文介紹
鋁中雜質對性能的影響---1.合金元素影響:銅元素-鋁銅合金富鋁有些548時,銅在鋁中的較大溶解度為5.65%,溫度降到302時,銅的溶解度為0.45%。銅是重要的合金元素,有必定的固溶強化效果,此外時效分出的CuAl2有著顯著的時效強化效果。鋁合金中銅含量一般在2.5%~5%,銅含量在4%~6.8%時強化效果較好,所以大有些硬鋁合金的含銅量處于這規(guī)模。鋁銅合金中能夠富含較少的硅、鎂、錳、鉻、鋅、鐵等元素。硅元素-Al—Si合金系富鋁有些在共晶溫度577時,硅在固溶體中的較大溶解度為1.65%。雖然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削減,介這類合金一般是不能熱處理強化的。鋁硅合金具有極好的鍛造功能和抗蝕性。若鎂和硅一起參加鋁中構成鋁鎂硅系合金,強化相為MgSi。鎂和硅的質量比為1.73:1。規(guī)劃Al-Mg-Si系合金成分時,基體上按此份額裝備鎂和硅的含量。有的Al-Mg-Si合金,為了進步強度,參加適當的銅,一起參加適當的鉻以抵消銅對立蝕性的晦氣影響。Al-Mg2Si合金系合金平衡相圖富鋁有些Mg2Si在鋁中的較大溶解度為1.85%,且隨溫度的下降而減速小。變形鋁合金中,硅獨自參加鋁中只限于焊接資料,硅參加鋁中亦有必定的強化效果。鎂元素-Al-Mg合金系平衡相圖富鋁有些雖然溶解度曲線標明,鎂在鋁中的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大大地變小,但是在大有些工業(yè)用變形鋁合金中,鎂的含量均小于6%,而硅含量也低,這類合金是不能熱處理強化的,但是可焊性杰出,抗蝕性也罷,并有中等強度。鎂對鋁的強化是顯著的,每增加1%鎂,抗拉強度大概升高瞻遠34MPa。假如參加1%以下的錳,能夠彌補強化效果。因而加錳后可下降鎂含量,一起可下降熱裂傾向,別的錳還能夠使Mg5Al8化合物均勻沉淀,改進抗蝕性和焊接功能。錳元素-Al-Mn合金系平平衡相圖有些在共晶溫度658時,錳在固溶體中的較大溶解度為1.82%。合金強度隨溶解度增加不斷增加,錳含量為0.8%時,延伸率達較大值。Al-Mn合金對錯時效硬化合金,即不可熱處理強化。錳能阻撓鋁合金的再結晶進程,進步再結晶溫度,并能顯著細化再結晶晶粒。再結晶晶粒的細化首要是經過MnAl6化合物彌散質點對再結晶晶粒長大起阻止效果。MnAl6的另一效果是能溶解雜質鐵,構成(Fe、Mn)Al6,減小鐵的有害影響。錳是鋁合金的重要元素,能夠獨自參加構成Al-Mn二元合金,更多的是和其它合金元素一起參加,因而大多鋁合金中均富含錳。鋅元素-Al-Zn合金系平衡相圖富鋁有些275時鋅在鋁中的溶解度為31.6%,而在125時其溶解度則下降到5.6%。鋅獨自參加鋁中,在變形條件下對鋁合金強度的進步非常有限,一起存在應力腐蝕開裂、傾向,因而約束了它的運用。在鋁中一起參加鋅和鎂,構成強化相Mg/Zn2,對合金發(fā)生顯著的強化效果。Mg/Zn2含量從0.5%進步到12%時,可顯著增加抗拉強度和屈從強度。鎂的含量超越構成Mg/Zn2相所需超硬鋁合金中,鋅和鎂的份額操控在2.7擺布時,應力腐蝕開裂抗力較大。如在Al-Zn-Mg基礎上參加銅元素,構成Al-Zn-Mg-Cu系合金,基強化效果在所有鋁合金中較大,也是航天、航空工業(yè)、電力工業(yè)上的重要的鋁合金資料。2.量元素的影響:鐵和硅--鐵在Al-Cu-Mg-Ni-Fe系鍛鋁合金中,硅在Al-Mg-Si系鍛鋁中和在Al-Si系焊條及鋁硅鍛造合金中,均作為合金元素加的,在基它鋁合金中,硅和鐵是常見的雜質元素,對合金功能有顯著的影響。它們首要以FeCl3和游離硅存在。在硅大于鐵時,構成β-FeSiAl3(或Fe2Si2Al9)相,而鐵大于硅時,構成α-Fe2SiAl8(或Fe3Si2Al12)。當鐵和硅份額不當時,會引起鑄件發(fā)生裂紋,鑄鋁中鐵含量過高時會使鑄件發(fā)生脆性。鈦和硼-鈦是鋁合金中常用的增加元素,以Al-Ti或Al-Ti-B中心合金方式參加。鈦與鋁構成TiAl2相,成為結晶時的非自覺中心,起細化鍛造安排和焊縫安排的效果。Al-Ti系合金發(fā)生包反應時,鈦的臨界含量約為0.15%,假如有硼存在則減速小到0.01%。鉻-鉻在Al-Mg-Si系、Al-Mg-Zn系、Al-Mg系合金中常見的增加元素。600℃時,鉻在鋁中溶解度為0.8%,室溫時基本上不溶解。鉻在鋁中構成(CrFe)Al7和(CrMn)Al12等金屬間化合物,阻止再結晶的形核和長大進程,對合金有必定的強化效果,還能改進合金耐性和下降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但會場增加淬火敏感性,使陽極氧化膜呈黃色。鉻在鋁合金中的增加量一般不超越0.35%,并隨合金中過渡元素的增加而下降。鍶-鍶是外表活性元素,在結晶學上鍶能改變金屬間化合物相的行動。因而用鍶元素進行蛻變處理能改進合金的塑性加工性和終究產品質量。因為鍶的蛻變有效時刻長、效果和再現(xiàn)性好等長處,近年來在Al-Si鑄造合金中替代了鈉的運用。對揉捏用鋁合金中參加0.015%~0.03%鍶,使鑄錠中β-AlFeSi相成為漢字形α-AlFeSi相,削減了鑄錠均勻化時刻60%~70%,進步資料力學功能和塑性加工性;改進成品外表粗糙度。對于高硅(10%~13%)變形鋁合金中參加0.02%~0.07%鍶元素,可使初晶削減至較低極限,力學功能也顯著進步,抗拉強度бb由233MPa進步到236MPa,屈從強度б0.2由204MPa提高到210MPa,延伸率б5由9%增至12%。在過共晶Al-Si合金中參加鍶,能減小初晶硅粒子尺寸,改進塑性加工功能,可順暢地熱軋和冷軋。鋯元素-鋯也是鋁合金的常用增加劑。一般在鋁合金中參加量為0.1%~0.3%,鋯和鋁構成ZrAl3化合物,可阻止再結晶進程,細化再結晶晶粒。鋯亦能細化鍛造安排,但比鈦的效果小。有鋯存在時,會下降鈦和硼細化晶粒的效果。在Al-Zn-Mg-Cu系合金中,因為鋯對淬火敏感性的影響比鉻和錳的小,因而宜用鋯來替代鉻和錳細化再結晶安排。雜質元素-稀土元素參加鋁合金中,使鋁合金熔鑄時增加成分過冷,細化晶粒,削減二次晶距離,削減合金中的氣體和攙雜,并使攙雜相趨于球化。還可下降熔體外表張力,增加流動性,有利于澆注成錠,對工藝功能有著顯著的影響。各種稀土參加量約為0.1%at%為好。混合稀土(La-Ce-Pr-Nd等混合)的增加,使Al-0.65%Mg-0.61%Si合金時效G?P區(qū)構成的臨界溫度下降。含鎂的鋁合金,能激起稀土元素的蛻變效果。
恒金屬材料銷售 (湖北省分公司)秉承,品質、客戶致上的服務宗旨。愿與客戶永遠站在同一戰(zhàn)線,為客戶提供好 無縫鋼管產品,盡大努力為客戶結約成本。 客戶永遠是我們的貴人,是我們的朋友。恒金屬材料銷售 (湖北省分公司)致力于客戶關系建設,以誠實守信,合作負責贏得客戶的贊賞。我們的成功歸功于客戶對我們的信任與選擇;成就客戶才能成就自己,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客人。
鋁型材散熱器生產工藝:首先貼膜不能直接貼在鉻化層上,否則會影響膜的附著力;其次,貼膜后要及時噴涂不能停放時間過長,否則容易導致貼膜脫落,嚴重時還要重新貼膜;再次是撕膜時要控制流平時間,不能貼膜后馬上撕膜,這樣會對產品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后是兩種顏色的噴涂順序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既要考慮到兩次固化,又要考慮到遮蓋效果。貼膜質量控制:散熱器鋁型材質量控制中貼膜質量很重要,若貼不好,會導致噴涂困難,如貼膜的張力不大、壓緊程度要控制好;對形狀復雜的部位要分開貼膜,貼膜后要檢查貼膜是否貼牢。否則將會給噴涂帶來麻煩。影響噴涂質量。公司生產的鋁型材產品均由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嚴格把關,并擁有專業(yè)的生產設備,保證質量問題,客戶可放心選購我廠產品。鋁型材散熱器的貼膜材質:首先要對貼膜材質合理選擇,根據散熱器鋁型材產品的要求、表面處理方式,選擇相應的貼膜,同是還要考慮貼膜上的膠對鋁型材表面質量的影響。
縮孔是鋁合金壓鑄件常見的內部缺陷,常出現(xiàn)在產品壁厚較大或者易形成熱點的位置。一般來講,只要縮孔不影響產品的使用性能,都以合格的方式來判定。然而,對于一些重要部位,如汽車發(fā)動機汽缸體的冷卻水道孔或潤滑油道孔,出現(xiàn)縮孔是不允許判定合格的。
某企業(yè)的一款鋁合金制發(fā)動機曲軸箱,采用布勒28000kN冷室壓鑄機鑄造,材質為ADC12合金,成分見表1。鑄件毛坯質量為6.3 kg,后工序進行X射線探傷時發(fā)現(xiàn)第二個曲軸軸承孔油道出現(xiàn)縮孔,離油道約8 mm,存在較大的漏油風險。據統(tǒng)計,2017年該位置的縮孔報廢率為5%,經過一系列的探索,成功地將廢品率降低為0.2%。本課題從鋁合金壓鑄件縮孔的形成機理[1-5]和鑄造條件兩方面出發(fā),分析鑄件產生縮孔的原因,尋求改善措施,以期為日后解決鋁合金壓鑄件縮孔問題提供參考。一、鋁合金壓鑄件縮孔形成機理及形態(tài)--縮孔形成機理:導致鋁合金壓鑄件縮孔的原因較多,追溯其本源,主要是鋁合金從液相向固相轉變過程中鋁液補縮不足而導致。常見的縮孔原因有:①模溫梯度不合理,導致鋁液局部收縮不一致。②鋁液澆注量偏少,導致料餅薄,增壓階段補壓不足。③模具存在熱結或尖銳區(qū)域。④模具的內澆口寬度不夠,面積較小,導致鑄件過早凝固,增壓階段壓力傳遞受阻、鋁液無法補縮。⑤鑄造壓力設置過低,補縮效果較差。圖1為鋁合金鑄件縮孔形成的示意圖。鑄件縮孔形態(tài):縮孔是一種鋁合金壓鑄件乃至鑄件常見的內部缺陷,常出現(xiàn)在產品壁厚較大、模具尖角和模溫溫差較大等區(qū)域。圖2為某款發(fā)動機曲軸箱縮孔形態(tài),縮孔呈似橢圓狀,距離軸承油道孔約10 mm,內壁粗糙,無光澤。縮孔區(qū)域鑄件壁厚較大,約為22 mm;油道孔銷子前端無冷卻水,模溫較高。汽車發(fā)動機曲軸的兩大軸頸(主軸頸和連桿軸頸)工作載荷較大,磨損嚴重,工作時必須進行壓力潤滑。在此情況下,軸頸的油道孔附近若存在縮孔,將會嚴重影響潤滑效果。二、縮孔相關對策:鋁合金壓鑄件產生鑄造缺陷的原因有產品本身的結構特征、模具設計得澆注系統(tǒng)及冷卻系統(tǒng)設計不合理、工藝參數設計不合理等原因[1~4]。根據常見的鑄造缺陷原因以及鋁合金鑄件缺陷處理流程,探索解決鋁合金壓鑄件厚大部位縮孔的相應對策。前期分析及對策:鑄件縮孔的前期分析從容易操作的工藝參數出發(fā),通過現(xiàn)場測量及觀察,測得模具內澆口厚度為4 mm,計算的內澆口速度為40 m/s,產品壁厚*薄處為4.6 mm;料餅厚度為25 mm;鑄造壓力為60MPa。由經驗可知,模具設計符合產品的結構特征,模具澆注系統(tǒng)應該不存在增壓階段補縮不足的問題。但是,增壓階段的鋁液補縮與料餅厚度和增壓壓力有直接的關系,合適的料餅厚度與鑄造壓力才能形成內部組 織致密的鑄件,因此,可以懷疑縮孔是由鑄造壓力偏低和料餅偏薄而導致的。前期鑄件縮孔的對策分為兩個:①鑄造壓力由之前的65MPa提高至90MPa;②料餅厚度有原來的25 mm調整為30 mm。采用上述措施后,經過小批量專流驗證,縮孔率由5%減低為4.8%,效果不明顯,說明工藝參數不是引起鑄件縮孔的主因。中期分析及對策:由于引起鑄件縮孔的本質原因是鋁液凝固時補縮不足而導致,而模具溫度分布不均容易導致鋁液凝固順序不合理,從而補縮不足,因此,中期對策分析主要從確保合理的模具溫度入手。由產品3D模型可知,鑄件縮孔處壁厚為22.6mm,壁厚較大,容易引起較高的模具溫度。鋁液凝固時,壁厚較大鑄件內部鋁液由于溫度較高,尚處于液相或者固液混合相,而此時內澆口進行補縮的通道可能已經凝固。這樣,在增壓階段鑄件無法進行鋁液補縮,從而有形成縮孔的可能。為確保合適的模具溫度,采用熱成像儀測得脫模劑噴涂后模具*高溫度為272℃(見圖3),高于正常的模具噴涂后溫度,其他區(qū)域模具溫度及其分布整體正常。因此,需要降低縮孔處模溫。另外,測得此處冷卻水孔底部距離模具型腔表面距離較大為20 mm,因為較大的熱傳遞距離會降低模具的冷卻效果,所以需要對冷卻水孔進行更改。為降低縮孔處模具溫度,主要采取3個方法:①改善模具冷卻系統(tǒng)。將縮孔附件的冷卻水孔深度加深,由距模具表面20 mm變成12 mm,以此快速帶走附近模具熱量,降低模溫;將所有模具冷卻水管與水管統(tǒng)一編號,一一對應,防止模具保全時裝錯,影響冷卻效果[5,6]。②降低澆注溫度,由675℃變?yōu)?45℃。③延長縮孔處模具噴涂時間,由2 s變成3 s。實施上述整改措施后,縮孔區(qū)域模具噴涂后溫度大幅度降低,約為200℃,屬于正常范圍。縮孔率有4.8%降低到4%,說明此類措施對縮孔具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徹底解決此區(qū)域的縮孔問題。后期分析及對策:通過前面兩次改善,基本保證壓鑄模具處于理論上的合理狀態(tài),即澆注系統(tǒng)設計合理、冷卻系統(tǒng)布置合適,工藝參數設計*優(yōu)。然而,鑄件縮孔率仍有4%之多。鑄件縮孔處壁厚為22.6 mm,遠大于其他部位的壁厚,較大的壁厚可能引起鑄件中心凝固時補縮不足,增壓結束后此區(qū)域還沒有完全凝固,繼續(xù)收縮產生縮孔[7~10],模流分析見圖4。因此,如何解決鑄件縮孔處的補縮不足,也許才是問題的關鍵。一般來講,鑄件的補縮時通過料餅→澆道→內澆口→鑄件這條路徑進行的。由于鑄件厚大部位后于內澆口凝固,切斷了增壓后期的補縮通道,因此無法補縮。
縮孔是鋁合金壓鑄件常見的內部缺陷,常出現(xiàn)在產品壁厚較大或者易形成熱點的位置。一般來講,只要縮孔不影響產品的使用性能,都以合格的方式來判定。然而,對于一些重要部位,如汽車發(fā)動機汽缸體的冷卻水道孔或潤滑油道孔,出現(xiàn)縮孔是不允許判定合格的。
某企業(yè)的一款鋁合金制發(fā)動機曲軸箱,采用布勒28000kN冷室壓鑄機鑄造,材質為ADC12合金,成分見表1。鑄件毛坯質量為6.3 kg,后工序進行X射線探傷時發(fā)現(xiàn)第二個曲軸軸承孔油道出現(xiàn)縮孔,離油道約8 mm,存在較大的漏油風險。據統(tǒng)計,2017年該位置的縮孔報廢率為5%,經過一系列的探索,成功地將廢品率降低為0.2%。本課題從鋁合金壓鑄件縮孔的形成機理[1-5]和鑄造條件兩方面出發(fā),分析鑄件產生縮孔的原因,尋求改善措施,以期為日后解決鋁合金壓鑄件縮孔問題提供參考。一、鋁合金壓鑄件縮孔形成機理及形態(tài)--縮孔形成機理:導致鋁合金壓鑄件縮孔的原因較多,追溯其本源,主要是鋁合金從液相向固相轉變過程中鋁液補縮不足而導致。常見的縮孔原因有:①模溫梯度不合理,導致鋁液局部收縮不一致。②鋁液澆注量偏少,導致料餅薄,增壓階段補壓不足。③模具存在熱結或尖銳區(qū)域。④模具的內澆口寬度不夠,面積較小,導致鑄件過早凝固,增壓階段壓力傳遞受阻、鋁液無法補縮。⑤鑄造壓力設置過低,補縮效果較差。圖1為鋁合金鑄件縮孔形成的示意圖。鑄件縮孔形態(tài):縮孔是一種鋁合金壓鑄件乃至鑄件常見的內部缺陷,常出現(xiàn)在產品壁厚較大、模具尖角和模溫溫差較大等區(qū)域。圖2為某款發(fā)動機曲軸箱縮孔形態(tài),縮孔呈似橢圓狀,距離軸承油道孔約10 mm,內壁粗糙,無光澤。縮孔區(qū)域鑄件壁厚較大,約為22 mm;油道孔銷子前端無冷卻水,模溫較高。汽車發(fā)動機曲軸的兩大軸頸(主軸頸和連桿軸頸)工作載荷較大,磨損嚴重,工作時必須進行壓力潤滑。在此情況下,軸頸的油道孔附近若存在縮孔,將會嚴重影響潤滑效果。二、縮孔相關對策:鋁合金壓鑄件產生鑄造缺陷的原因有產品本身的結構特征、模具設計得澆注系統(tǒng)及冷卻系統(tǒng)設計不合理、工藝參數設計不合理等原因[1~4]。根據常見的鑄造缺陷原因以及鋁合金鑄件缺陷處理流程,探索解決鋁合金壓鑄件厚大部位縮孔的相應對策。前期分析及對策:鑄件縮孔的前期分析從容易操作的工藝參數出發(fā),通過現(xiàn)場測量及觀察,測得模具內澆口厚度為4 mm,計算的內澆口速度為40 m/s,產品壁厚*薄處為4.6 mm;料餅厚度為25 mm;鑄造壓力為60MPa。由經驗可知,模具設計符合產品的結構特征,模具澆注系統(tǒng)應該不存在增壓階段補縮不足的問題。但是,增壓階段的鋁液補縮與料餅厚度和增壓壓力有直接的關系,合適的料餅厚度與鑄造壓力才能形成內部組 織致密的鑄件,因此,可以懷疑縮孔是由鑄造壓力偏低和料餅偏薄而導致的。前期鑄件縮孔的對策分為兩個:①鑄造壓力由之前的65MPa提高至90MPa;②料餅厚度有原來的25 mm調整為30 mm。采用上述措施后,經過小批量專流驗證,縮孔率由5%減低為4.8%,效果不明顯,說明工藝參數不是引起鑄件縮孔的主因。中期分析及對策:由于引起鑄件縮孔的本質原因是鋁液凝固時補縮不足而導致,而模具溫度分布不均容易導致鋁液凝固順序不合理,從而補縮不足,因此,中期對策分析主要從確保合理的模具溫度入手。由產品3D模型可知,鑄件縮孔處壁厚為22.6mm,壁厚較大,容易引起較高的模具溫度。鋁液凝固時,壁厚較大鑄件內部鋁液由于溫度較高,尚處于液相或者固液混合相,而此時內澆口進行補縮的通道可能已經凝固。這樣,在增壓階段鑄件無法進行鋁液補縮,從而有形成縮孔的可能。為確保合適的模具溫度,采用熱成像儀測得脫模劑噴涂后模具*高溫度為272℃(見圖3),高于正常的模具噴涂后溫度,其他區(qū)域模具溫度及其分布整體正常。因此,需要降低縮孔處模溫。另外,測得此處冷卻水孔底部距離模具型腔表面距離較大為20 mm,因為較大的熱傳遞距離會降低模具的冷卻效果,所以需要對冷卻水孔進行更改。為降低縮孔處模具溫度,主要采取3個方法:①改善模具冷卻系統(tǒng)。將縮孔附件的冷卻水孔深度加深,由距模具表面20 mm變成12 mm,以此快速帶走附近模具熱量,降低模溫;將所有模具冷卻水管與水管統(tǒng)一編號,一一對應,防止模具保全時裝錯,影響冷卻效果[5,6]。②降低澆注溫度,由675℃變?yōu)?45℃。③延長縮孔處模具噴涂時間,由2 s變成3 s。實施上述整改措施后,縮孔區(qū)域模具噴涂后溫度大幅度降低,約為200℃,屬于正常范圍。縮孔率有4.8%降低到4%,說明此類措施對縮孔具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徹底解決此區(qū)域的縮孔問題。后期分析及對策:通過前面兩次改善,基本保證壓鑄模具處于理論上的合理狀態(tài),即澆注系統(tǒng)設計合理、冷卻系統(tǒng)布置合適,工藝參數設計*優(yōu)。然而,鑄件縮孔率仍有4%之多。鑄件縮孔處壁厚為22.6 mm,遠大于其他部位的壁厚,較大的壁厚可能引起鑄件中心凝固時補縮不足,增壓結束后此區(qū)域還沒有完全凝固,繼續(xù)收縮產生縮孔[7~10],模流分析見圖4。因此,如何解決鑄件縮孔處的補縮不足,也許才是問題的關鍵。一般來講,鑄件的補縮時通過料餅→澆道→內澆口→鑄件這條路徑進行的。由于鑄件厚大部位后于內澆口凝固,切斷了增壓后期的補縮通道,因此無法補縮。
鋁及其鋁合金在大氣中很易被腐蝕和氧化。通常情況下,其產品必須經過表面處理來提高使用性能。傳統(tǒng)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學氧化和直流陽極氧化處理,傳統(tǒng)方法缺陷眾多,如表面粗糙、質軟、硬度低、耐磨性、抗蝕性和絕緣絕熱性差等。而采用脈沖陽極氧化的鋁及其鋁合金產品的氧化膜結構具有均勻致密、純度高、孔隙率低等優(yōu)勢。目前,脈沖陽極氧化是鋁合金工業(yè)*有前途的陽極氧化方法。在工業(yè)發(fā)展中*值得關注的兩個問題分別是:(1)陽極氧化參數對各種鋁合金涂層的機械性能的影響;(2)降低陽極氧化設備的成本而不降低涂層性能。為了更好更快的工業(yè)應用,來自波蘭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脈沖陽極氧化的鍍液溫度以及電流密度對機械強度的影響。新研究表明,在脈沖電流對5005鋁合金進行硬質陽極氧化過程中,提高鍍液溫度不會降低鍍層的耐磨性和抗刮性等力學性能,進而有利于保持陽極氧化裝置的成本效益。相關論文以題為“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pulsed anodised 5005 aluminium alloy”于2月15日發(fā)表在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鋁灰是一次和二次鋁工業(yè)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有三方面的來源,一是氧化鋁通過電化學法熔煉金屬鋁產生的鋁灰,為30~50kg/t鋁。二是金屬鋁在鑄錠、多次重熔、配制合金、零部件澆鑄等過程產生的鋁灰,為30~40kg/t鋁。以上鋁灰稱為一次鋁灰,也稱為白灰,目前大部分企業(yè)將金屬鋁含量較高的一次鋁灰回收利用。三是指二次鋁工業(yè),即將廢棄的鋁制品及其加工產生的廢屑,回收一次鋁灰過程產生的廢棄物等,稱為二次鋁灰,也稱黑灰,目前回收率一般在75%~85%,為150~250kg/t鋁。估計我國每年產生鋁灰在250萬t以上。一次鋁灰回收金屬鋁的工藝技術已趨成熟,并投入工業(yè)化生產,但二次鋁灰的回收或利用仍處于研究階段,大量的鋁灰渣堆積或填埋。歐洲把鋁灰定為有害廢棄物,主要危害為滲出性或在遇水及潮濕的空氣中極易反應生成有害、有毒的氣體,如氨氣、甲烷、氫氣等,未處理的鋁灰對地下水及空氣會造成污染,并占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