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板和碳鋼的物理性能數(shù)據(jù)比擬,碳鋼的密度略高于鐵素體和馬氏體型不銹鋼板,而略低于奧氏體型不銹鋼板;電阻率按碳鋼、鐵素體型、馬氏體型和奧氏體型不銹鋼板排序遞增;線膨脹系數(shù)大小的排序也類似,奧氏體型不銹鋼板 而碳鋼小;碳鋼、鐵素體型和馬氏體型不銹鋼板有磁性,奧氏體型不銹鋼板無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成氏體相變時將會產(chǎn)生磁性,可用熱處理辦法來這種馬氏體構造而光復其無磁性。
奧氏體型不銹鋼板與碳鋼相比,具有下列特點:
1)高的電陰率,約為碳鋼的5倍。
2)大的線膨脹系數(shù),比碳鋼大40%,并隨著溫度的升高,線膨脹系數(shù)的數(shù)值也相應地提高。
3)低的熱導率,約為碳鋼的1/3。
博鑫軒金屬制品(牡丹江市分公司)專業(yè)生產(chǎn)加工 不銹鋼工字鋼生產(chǎn)廠家等產(chǎn)品, 不銹鋼工字鋼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品質量卓越,暢銷全國各地。
不銹鋼板回火后“次生硬化”的現(xiàn)象如何避免?
對一般回火過程的影響 合金元素硅能推遲碳化物的形核和長大,并有力地阻滯ε-碳化物轉變?yōu)闈B碳體;不銹鋼板中加入2%左右硅可以使ε-碳化物保持到400℃。在碳不銹鋼板中,馬氏體的正方度于300℃基本消失,而含Cr、Mo、W、V、Ti和Si等元素的不銹鋼板,在450℃甚至 500℃回火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正方度。說明這些元素能推遲鐵碳過飽和固溶體的分解。反之,Mn和Ni促進這個分解過程(見合金不銹鋼板)。
合金元素對淬火后的殘留奧氏體量也有很大影響。殘留奧氏體圍繞馬氏體板條成細網(wǎng)絡;經(jīng)300℃回火后這些奧氏體分解,在板條界產(chǎn)生滲碳體薄膜。殘留奧氏體含量高時,這種連續(xù)薄膜很可能是造成回火馬氏體脆性(300~350℃)的原因之一。合金元素,尤其是Cr、Si、W、Mo等,進入滲碳體結構內,把滲碳體顆粒粗化溫度由350~400℃提高到500~550℃,從而抑制回火軟化過程,同時也阻礙鐵素體的晶粒長大。
特殊碳化物和次生硬化 當不銹鋼板中存在濃度足夠高的強碳化物形成元素時,在溫度為450~650℃范圍內,能取代滲碳體而形成它們自己的特殊碳化物。形成特殊碳化物時需要合金元素的擴散和再分配,而這些元素在鐵中的擴散系數(shù)比C、N等元素要低幾個數(shù)量級。因此在形核長大前需要一定的溫度
回火條件。基于同樣理由,這些特殊碳化物的長大速度很低。在450~650℃形成的高度彌散的特殊碳化物,即使長期回火后仍保持其彌散性。在450~650℃之間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對基體產(chǎn)生強化作用,使不銹鋼板的硬度重新升高,出現(xiàn)峰值。這一現(xiàn)象稱為次生硬化。
c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