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錯過任何細節(jié)!花費一分鐘觀看JCI醫(yī)院認證硬件不高產品視頻,讓您的購買決策更加明智。
以下是:山西長治JCI醫(yī)院認證硬件不高的圖文介紹
1. 由于外包是由外部組織完成的,對外包組織的控制相對于組織內部,較為困難。這些控制包括資源保障(包括設備、人力資源、信息等)、過程策劃、過程控制、監(jiān)視和測量、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等。 2. 外包方作為一種資源,受限于地理區(qū)域或其它原因,有時是稀缺的,如電鍍廠。一個區(qū)域可能僅存在一家電鍍廠,產品需要電鍍只能選擇這一家,電鍍廠就缺乏動力來迎合組織提出的管理或協(xié)作要求。組織很難通過自身努力來改善這些現狀。 3. 外包的過程、產品和服務雖然對組織很重要,但外包費用不高,無法引起外包方的重視。如快遞一臺儀器,雖然運輸過程中的產品防護非常重要,但由于快遞費用有限,承運方對產品防護的要求僅能按其快遞規(guī)范來執(zhí)行,企業(yè)很難對承運方施加足夠的控制。這一現象在中小企業(yè)當中更為明顯。 4. 現代經濟是分工和協(xié)作的經濟,一個組織的外包活動通常非常多。認證審核組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對挑出的重要外程中進行檢查,通常只能查個皮毛,僅對控制的形式和結果作評價,對有效性和適宜性無法深入檢查。 5. 外包的運作和控制有時分布在采購部門之外,在其它部門檢查時容易忽視對外包的審核。 6. 認證準則中關于外包的要求描述的很抽象,審核組很難作出外程控制是否適宜、有效的結論。 四)常見的外包形式和控制方法。 1)常見的外程及存在形式: 過程外包:設計外包、生產外包、工序(加工)外包、運輸外包、售后外包等; 職能外包:培訓外包、食堂管理外包、計量管理外包、設備維保外包、廠區(qū)物業(yè)外包等; 2)外包活動控制的方法及分析: A)控制外包方整個管理體系的控制,參與外包方管理體系的策劃和監(jiān)視,如PPAP。 相關概念: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生產件批準程序,即生產件認可過程,要求按照事先批準的程序生產,制造出的樣件用于驗證生產能力。 需要提交的保證材料主要有生產件尺寸檢驗報告,外觀檢驗報告,功能檢驗報告, 材料檢驗報告;還包括零件控制方法和供應商控制方法; 主要是制造型企業(yè)要求供應商在提交產品時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當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當工程變更后還須提交報告。 B)組織二方審核。以組織的名義對其供方實施現場審核并出具審核結論,審核準則由組織策劃決定。外包方需對審核出具的不符合實施整改,并獲得組織的認可。審核組可以由組織直接派出,也可以外聘審核員或外包。 C)體系或產品要求通過第三方認證或檢測。要求外包方在承包前需獲得指定或不指定認證機構的第三方管理體系認證,或要求外包方的產品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委托試驗或產品認證,如RoHS認證。 D)合同,質量保證和附加義務約定。一般情況下,組織均會與外包方簽訂有法律約束力的經濟合同。通過合同來約束外包方的責任和義務。關鍵是看這些合同的條款,是否能保護組織的預期和利益。如果僅僅是外包方的格式合同,通常不能滿足體系有效性的要求。 E)駐廠監(jiān)造/質檢/工程師。在外程非常重要,而外包方沒有能力保證績效時,可采用這種比較實用的措施。組織派出的人員,在現場參與策劃,批準工藝,參與監(jiān)視和測量等等,能有力保證外包方的外程滿足預期的要求。 F)供應商調查、評價和業(yè)績監(jiān)視。外包方在承接外包業(yè)務之前,需要獲得組織的認可。這個認可活動包括外包方的資質能力調查和評價、產品試制或試用,以及持續(xù)的外包績效監(jiān)視等。必要時,由組織委派審查組對外包方現場實施審查或(專業(yè)的、系統(tǒng)的、獨立的)二方審核。這些是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所要求的。環(huán)境管理體系則要求組織考慮將外包方的環(huán)境義務列入評價準則之中,對確保對外包方實施足夠的影響。 G)檢驗和驗證。無論是外包還是采購,檢驗和驗證是有保證力的手段。檢驗需要投入檢驗所需資源,涉及管理成本,是組織考慮采用檢驗還是驗證的主要因素。 五)認證審核應考慮的風險和有效性評價準則。 認證機構對申請組織實施認證審核并且頒發(fā)認證,是一種信用擔保行為。認證機構根據經營環(huán)境和自身定位,以及相關方的期望和要求,制定認證評定的準則,對申請組織質量和環(huán)境管理體系運行符合性和有效性實施審核和評價,終作出認證決定。也就是說,對于不同的認證機構,不同的申請組織,會有不同的認證評定準則。而不能僅僅是符合法定要求。 評價外包的風險和外包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外包的產品、服務和過程,對組織質量和環(huán)境管理體系的影響有多大。 A)如果外包涉及相關方的強制性要求,如法律法規(guī)、與組織的顧客簽訂的合同等,當外包控制失效,就會涉及違法違規(guī)或違反合同等惡性事故發(fā)生。某些外包的產品、服務和過程涉及性要求,比如說危化品運輸,一旦失控,會造成對相關方(包括認證機構)帶來很大的風險。 上述這些外包如果失控,應該成為認證評定的否決項。 B)有些外程雖然不涉及強制性要求,但對其公開申明的方針目標有較大的影響,或無法履行對相關方(如顧客)的承諾,或顯著影響組織的體系運行(如因外包方未按時交付而導致停產)。這些外包失控產生的風險,主要是會對相關方(顧客、員工、股東、社會等)的利益造成侵害。審核組應在現場評價其風險等級,并出具不符合報告或觀察項。 C)實踐中,有很多外包對管理體系的影響比較小。組織沒有識別或沒有實施嚴格的管理,并不會對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審核時應抓大放小,或僅與受審核方作適當的交流。 2)外包控制方法的選擇。前文已經描述了外包的幾種常見的控制方法。實踐中,組織常常是根據需要綜合利用其中方法。每一種方法,對外包控制均有一定的效果(收益),但同時也均需投入一定的資源(成本)。將收益與成本相比較,就是效率。 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認為外包的控制方法或控制效果未達到認證要求: A)不符合GB/T1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和GB/T24001-2016《環(huán)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二個標準關于外包控制的條款要求; B)外包的控制程度無法保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如產品的質量特性無法得到驗證,無法向相關方證明外包質量受控; C)外包的實際控制效果影響了與相關方簽訂的合同(如銷售訂單或與社區(qū)簽訂的環(huán)保約定)的履行,如交付時間; D)外包產生的經濟損失和運營風險,使組織無法保證具備穩(wěn)定地履行與相關方簽訂合同的能力; E)外包的控制效果無法保證組織各層次目標指標的實現。 綜上所述,認證審核組應在組織選擇外包控制方法所考慮的效率,和認證風險之間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既不能片面強調組織的資源能力或經濟效益,也不能妄顧認證機構的認證風險。
博慧達iso56005認證、as9100d認證(長治市分公司)是一家專用從事 IATF16949認證、as9100d認證的企業(yè),公司位于光明新區(qū)公明街道風景北路鑫安文化大廈。 本公司主要生產: IATF16949認證、as9100d認證,產品暢銷29個省(市、自治區(qū)),深受廣大用戶的信賴。 在新世紀新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對中國企業(yè)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yè)生產的產品不僅要有可靠的質量保證,而且還要借助當今的經營管理方法,廣告營銷手段整合公司一切資源優(yōu)勢,才能使企業(yè)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營銷網絡是企業(yè)對內對外終端的觸角,也是對用戶完善服務的保障。 “誠信、務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歷經了無數次的考驗,面對市場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我們公司決策層大智大勇,果斷出擊,在產品的品質,售前、售中、售后服務網絡等方面推陳出新不斷升級,使我們公司的規(guī)模進一步壯大,我們公司產品銷量穩(wěn)步上升。良好的市場網絡源于“以品質為基本依托,以品牌為價值認同,以誠信廣結商盟”。 公司秉承誠信合作、創(chuàng)新共贏的經營理念,堅持質量為本,顧客至上,優(yōu)質服務為宗旨,公司愿與各界朋友真誠合作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ISO9000認證 質量計劃是有關部門和車間班組工作的質量行為標準。質量計劃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a.包裝產品質量趕超目標。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發(fā)展趨向,結合本企業(yè)現有水平,瞄準國內外同類包裝的先進水平,決定產品包裝所要達到的目標,包括以上所述的對產品的保護性、經濟性等方面。 b.質量升級計劃。根據所執(zhí)行的技術標準(國際標準、 標準、行業(yè)標準、企業(yè)標準),規(guī)定升級目標和達到期限。 c.包裝產品質量指標。根據企業(yè)生產計劃編制,它是考核包裝產品質量的依據。 d.包裝產品質量改進措施計劃。根據質量升級計劃和質量指標計劃的要求,確定年度的質量改進措施計劃,規(guī)定改進措施項目完成時間和負責單位。其中屬于需要進行技術攻關的改進措施,應納入質量管理小組活動計劃。
ISO10012認證涉及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 組織中的哪些測量設備要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進行管理,哪些測量過程應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進行控制,可以根據以下不同情況: 1.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應由組織根據風險和后果來決定 組織在進行決策時,要考慮沒有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會給組織帶來多大的風險?這些風險應與組織可能要花費多少資源相比較?花費一定的資源,可以減少較大的風險,則應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如果某些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一旦失準而不會影響組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會造成顧客投訴,不會帶來什么風險,這些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就不須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但是,這樣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是很少的,沒有效益和作用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組織一般是不必購置和進行測量的?所以,從原則上講,只要是組織購置和進行測量的所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都應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中,只是管理的嚴格程度不一樣,花費的資源多少不一樣?有的測量設備要經過全部確認過程,有的測量設備只需貼上不需確認的標志即可;有的測量過程要經過嚴格的控制,長期的監(jiān)視,有的測量過程只需按一般對測量設備的計量確認過程管理就可以了? (1)確定哪些范圍建立測量管理體系應當是組織的一項戰(zhàn)略性決策?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組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這就要求組織比以往更準確?更快地適應市場的變化,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為此, 的途徑是根據顧客的要求?市場的需要?產品質量的需要?物料?能源??環(huán)保等各方面需要并根據ISO10012:2003標準的要求,建立組織的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要打破傳統(tǒng)的理念,從眼前花費資源轉向長遠的效益;從狹義的組織需要轉向以“顧客”和“市場”為導向,觀念實施轉變,資源重新配置,是組織的一項戰(zhàn)略性決策? (2)組織的追求?組織的目標?組織的產品?組織所采用的戰(zhàn)略?組織的規(guī)模和結構的不同, 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實施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可能統(tǒng)一規(guī)定組織應建立哪些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哪些應納入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 2.凡申請ISO10012認證或注冊的組織,應按認證或注冊標準要求的范圍來確定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的范圍 建立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可能出于各種不同的認證和注冊目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組織申請其他標準的認證或注冊,如ISO9001標準或ISO14000標準中對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控制有要求時,也可以按ISO10012建立測量管理體系,其納入測量管理體系范圍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應該是與ISO9001標準或ISO14000標準的范圍相一致? (2)檢測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申請ISO/IEC17025的認證或注冊的,也可以按ISO10012建立測量管理體系,其納入測量管理體系的范圍應與申請ISO/IEC17025的范圍相一致? (3)如果按不同的行業(yè)的認證標準,如船舶認證?衛(wèi)生認證?建筑業(yè)認證的認證標準等建立測量體系的,其測量體系的范圍應與其行業(yè)認證或注冊標準的范圍相一致? (4) 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提出依據ISO10012幫助企業(yè)建立完善的計量檢測體系,ISO10012可作為使用的標準或依據,其納入測量管理體系的范圍應按 質檢總局的規(guī)定:“包括質量監(jiān)控?能源計量?環(huán)境檢測?防護檢測?經營管理檢測等方面?”因此,凡申請建立完善ISO10012計量檢測體系的企業(yè),建立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的范圍應該不但包括與質量有關的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還應包括能源?環(huán)境??經營(含物料)等所有檢測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