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廣東省廣州市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的產品參數(shù)
以下是:廣東省廣州市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的圖文視頻
【博慧達iso56005認證、as9100d認證有限公司】為您提供
天河ISO9000認證、
黃埔iso56005認證、
湛江IATF16949認證、
肇慶IATF16949認證等多元產品與服務。
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
博慧達iso56005認證、as9100d認證(廣州市分公司)為您提供
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的資訊,聯(lián)系人:
宋經理,電話:
【18923659300】、【18923659300】。 廣東省,廣州市 廣州市地處中國華南地區(qū)、珠江下游、瀕臨南海,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2°57′~114°3′、北緯22°26′~23°56′之間,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海洋性氣候特征顯著。廣州市為丘陵地區(qū),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丘陵山區(qū),東北部為中低山地,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沿海沖積平原。
想要探索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的奧秘嗎?不妨點擊這個產品視頻,它將帶您走進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讓您對產品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
以下是:廣東廣州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的圖文介紹
博慧達iso56005認證、as9100d認證(廣州市分公司)在 IATF16949認證、as9100d認證、iso56005認證領域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和人才、技術、管理優(yōu)勢,公司匯聚了 IATF16949認證、as9100d認證、iso56005認證行業(yè)內具有高素質的專業(yè)技術員工,為用戶提供 IATF16949認證、as9100d認證、iso56005認證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和技術操作培訓。您的滿意是我們心愿,我們秉承這一理念,不斷努力自己的軟硬件實力,為廣大新老客戶提供更可靠 IATF16949認證、as9100d認證、iso56005認證產品和服務。


家企業(yè)所建立和實施的質量體系,應當滿足企業(yè)要求的質量目標。保證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和人的要素處于受控狀態(tài)。 不管是在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還是服務,所有的控制應專門針對減少、不合格,特別是不合格。這是iso9001認證的基本指導思想,表現(xiàn)在下述方面: 01 . 控制所有過程的質量 ISO9001認證標準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的”這樣一種認識基礎上的。一家企業(yè)的質量管理就是通過對企業(yè)內各種過程進行管理來實現(xiàn)的,這是ISO9001關于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當一家企業(yè)為了實施質量體系而進行質量體系策劃時,首要的是結合本企業(yè)的具體情況確定應有哪些過程,然后分析每一家過程需要開展的質量活動,確定應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ISO10012:2003)的實施 講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如何在計量體系中應用(一) 國際組織認為:一個企業(yè)的管理者,若想成功地領導和經營其企業(yè),需要采用一種系統(tǒng)的、透明的方式對其企業(yè)進行管理。針對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實施并保持持續(xù)改進企業(yè)業(yè)績的管理體系,可以使企業(yè)獲得成功。一個企業(yè)的管理活動涉及多方面,如質量管理、環(huán)境管理、職業(yè)與管理、財務管理、計量管理等。計量管理是企業(yè)各項管理的內容之一,也是企業(y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更有效地指導企業(yè)實施管理,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于1995年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用了約兩年時間,吸納了國際上受尊敬的一批質量管理專家的意見,整理并編撰了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同時又把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應用于2000版ISO9000族標準中。ISO10012是由ISO/TC176的SC3技術分委員會制定的,因此,在ISO10012的引言和相關要求中都提出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應適用于ISO10012標準。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質量和計量管理的基本、通用的一般性規(guī)律,成為質量和計量管理的理論基礎。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企業(yè)領導有效實施質量和計量管理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法寶。 以下分析在ISO10012中應如何貫徹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ISO9000標準要求: a.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存于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并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1.了解并掌握ISO10012對顧客需求的有關要求 ISO10012標準中多次提出應滿足顧客的需求,如: (1)在ISO10012的“引言”中指出: “以下情況可能引用ISO10012標準:顧客在規(guī)定所要求的產品時”。 (2)在ISO10012“5.3條”中指出:5.3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確保:①將顧客的需要確定下來并轉化為計量要求;②計量管理體系滿足顧客的計量要求;③能證明和符合顧客規(guī)定的要求?!?(3)在ISO10012“8.2.2條”中指出: “顧客滿意:計量職能應就顧客的計量要求是否已滿足來監(jiān)測有關顧客滿意度的信息?!?按照ISO10012上述要求去做,就體現(xiàn)了“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 2.什么是顧客的要求 “顧客”一詞是代表性的含義,它代表了市場的需求,代表了政府和法律的要求,代表了所有外部和內部用戶的意見。顧客對計量工作的需求和期望往往不會直接提出。顧客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產品技術指標的要求、產品標準、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法律和法規(guī)對產品的性和公平性要求,以及企業(yè)的協(xié)作者對企業(yè)的要求,還包括企業(yè)內部各部門之間模擬市場時的相互要求等。這些要求有的是明確的,如技術標準和合同等;有的是隱含的,如性和公平性要求。 3.顧客要求應轉化為計量的要求 ISO10012標準提出了顧客要求應轉化為計量的要求并提出應監(jiān)測顧客的要求。 計量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應確保將上述顧客要求和期望確定下來并將其轉化成計量要求。把這些要求表示為 允許誤差、允許不確定度、測量范圍、穩(wěn)定性、分辨率、環(huán)境條件或者操作技能要求等計量要求。計量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應保證測量管理體系滿足各方面的計量要求,并能提供數(shù)據證明體系滿足了顧客的要求。 4.測量管理體系如何滿足顧客對計量的要求 (1)計量管理職能通過確定并實施測量管理體系,來保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能夠滿足這些計量要求。并通過對測量設備的計量確認和測量過程的受控程度來保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滿足計量要求。要證明這些計量要求能夠符合產品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合同的要求,符合對測量設備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要求。滿足計量要求也就是滿足了顧客的要求。 (2)監(jiān)測顧客滿意度 計量職能部門應依據顧客的計量要求是否已滿足來監(jiān)測有關顧客滿意度的信息。ISO10012標準明確要求要監(jiān)視和測量顧客滿意(8.2.2)。企業(yè)可以借助于數(shù)據分析提供所需的顧客滿意的信息,進一步通過糾正措施和措施,達到持續(xù)改進的目的。 二、領導作用的原則 ISO9000標準的要求: b.領導作用 確立組織統(tǒng)一的宗旨及方向。他們應當創(chuàng)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內部環(huán)境。 1.企業(yè)計量工作為什么要實行“領導作用”這一原則 在企業(yè)的管理活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計量管理體系也適用于這條原則。計量的特點之一是:“統(tǒng)一性”。這是計量學本質的特性。計量失去統(tǒng)一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計量的統(tǒng)一性不僅限于一個組織,也體現(xiàn)在一個企業(yè),一個 ,甚至體現(xiàn)在全世界。在企業(yè)計量工作中,要達到統(tǒng)一性,就必須取得 領導的重視,發(fā)揮領導作用,否則就無法實現(xiàn)統(tǒng)一性。因此,計量的另一個特點是“權威性”。沒有高度的權威,就很難實現(xiàn)“統(tǒng)一性”;要做到權威性,就必須發(fā)揮領導的作用。 2.ISO10012條款中體現(xiàn)了“領導作用”的原則 實現(xiàn)“領導作用”主要是通過對組織、 領導以及計量職能部門提出職責和任務,從而體現(xiàn)加強企業(yè)領導的作用。 如,“ISO10012條款中多次提出: 5.管理職責 5.1計量職能 組織應規(guī)定計量職能。組織的 管理者應確保必要的資源以建立和保持計量職能。 指南:計量職能可能是一個單獨的部門或分布在整個組織中。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建立測量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續(xù)改進其有效性。 5.3質量目標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為測量管理體系規(guī)定可測量的質量目標。應規(guī)定測量過程的客觀的性能準則、程序及其控制。 5.4管理評審 組織的 管理者應按照計劃的時間間隔系統(tǒng)地評審測量管理體系,以確保其持續(xù)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適宜性。 管理者應確保評審測量管理體系所需的必要資源。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利用管理評審的結果對體系進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進測量過程和評審質量目標。應記錄所有評審結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 3.企業(yè) 領導承擔的職責 企業(yè) 領導應承擔的職責是: ①應為建立和維護企業(yè)計量體系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其他相關條件,這些條件統(tǒng)稱為“資源”。 ②企業(yè) 領導應在計劃的時間間隔系統(tǒng)地組織對測量管理體系的評審,以保證它被連續(xù)有效地執(zhí)行并滿足需要。在評審體系時,企業(yè) 領導應保證提供評審所需要的設備、設施、人員以及文件資料等條件。測量管理體系管理評審的計劃和安排應納入企業(yè)的文件中。 ③建立并保持計量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企業(yè)應建立計量管理機構,規(guī)定計量部門的職能,以保證計量管理體系的貫徹實施,這是加強企業(yè)計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計量職能是指組織中負責確定并實施測量體系的職能。由于計量工作可能貫穿到整個企業(yè),所以,計量職能不單是指計量職能部門的職能,還包括整個企業(yè)與計量有關的職能。 4.企業(yè)計量職能部門應承擔的職責是: ①首先應該建立和制定維持并不斷改進測量管理體系的文件。 ②測量管理體系應該滿足顧客對計量的要求。 ③制定測量管理體系的工作質量目標。 計量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應為測量管理體系制定質量目標。質量目標應規(guī)定實施測量過程的程序和客觀準則,并對它們進行控制。不同規(guī)模和類型的企業(yè)制定的測量體系的質量目標是不相同的。 在ISO10012標準中,專門對企業(yè)計量管理職責規(guī)定了19條要求。這充分體現(xiàn)了“領導作用”這一原則在ISO10012中的貫徹。這是過去任何有關計量管理的國際標準中都沒有過的,充分說明國際標準也認識到了計量管理職責的重要。該標準要求企業(yè)應建立計量管理機構,規(guī)定計量部門的職能,以保證計量管理體系的貫徹實施,這是加強企業(yè)計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未完待續(xù))



ISO13485:2016 與上一版主要區(qū)別之一就是基于風險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標準中來。據統(tǒng)計,ISO13485:2016 整個標準中提到“風險”的次數(shù)總共是32 次,其中在正文中提到20 次:引言中提到2 次;術語和定義中提到4 次;質量管理體系中提到3 次;人力資源中提到1 次;產品實現(xiàn)中提到9 次;測量、分析和改進中提到1 次。從中可以看出,產品實現(xiàn)是實施風險管理的重點。這也向YY/T0316-2015( 等同采用ISO14971:2007修訂版) 中風險管理適用于醫(yī)療器械整個生命周期的要求靠攏。本文主要針對產品實現(xiàn)過程中風險管理的應用進行探討;另外,有些企業(yè)在產品上市后如何應用風險管理有些困惑,本文也將涉及這方面的內容。 1.產品實現(xiàn)過程中風險管理的應用 ISO13485:2016 第7 章產品實現(xiàn)中共提到9 次風險,主要是在產品實現(xiàn)策劃,設計輸入,設計更改,采購過程,采購產品的驗證,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中提到。 1.1 產品實現(xiàn)的策劃要求在產品實現(xiàn)過程中,將風險管理的一個或多個過程形成文件。 風險管理的一個或多個過程形成文件至少應包括ISO13485:2016 第7 章中有關風險的要求,如果第7 章中不適用的內容,應該有文字說明,并且有相應級別的人員批準。在產品實現(xiàn)的策劃實際操作中,風險管理的內容如果只是涉及ISO13485:2016 第7 章要求的內容往往是不夠的。例如,設計和開發(fā)輸入要求應包括適用的風險管理的一個或多個輸出,設計輸入有關于風險管理的要求,那設計輸出和設計驗證/確認呢?對于產品風險控制的措施,無論是外協(xié)外購,還是企業(yè)自己生產、組裝、調試,終要落實到設計輸出中,所以 要在產品的設計輸出中識別出與相關的特性,這也為后續(xù)與有關風險的設計更改,采購過程,采購產品的驗證,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提供了依據;為了確保醫(yī)療器械的、有效,與風險有關的驗證/ 確認和與風險無關的驗證/ 確認,方法應有所不同,與風險有關的驗證/確認應該更加嚴苛。ISO13485:2016 沒有在設計輸出和設計驗證/確認中提出與風險管理有關的要求,但是筆者認為無論從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或風險管理實踐的角度,還是從保證醫(yī)療器械、有效的角度,這都是標準改進的機會。 1.2 設計和開發(fā)輸入要求之一是應確定與產品要求有關的輸入,這些輸入應包括適用的風險管理的一個或多個輸出。 產品的設計輸入和風險管理活動都應該在產品開發(fā)之初進行,他們相互交織,互相影響。法規(guī)、 標準(包括標準)是產品設計輸入的一部分,風險管理活動的輸出也是設計輸入的一部分;風險管理活動中所識別危險(hazard)的風險的合理可行的評判準則之一是符合相關產品的標準。舉例說明,對于電氣醫(yī)療器械來說設計輸入應該包括符合GB9706.1-2007標準要求,如果在設計輸入中只寫滿足GB9706.1-2007標準,這將使設計工程師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設計,應該將標準的要求細化,這就需要風險管理活動的輸出。產品設計之初首先要識別產品的危險(源),為了能識別危險(源),企業(yè) 按照YY/T0316-2016 附錄E 的示例進行識別,不適用的危險可以提供合理的說明,建議與適用的危險放在一起以使別人對產品的危險有總體認識。YY/T0316-2016 附錄E中“高溫”是危險之一,失火將導致高溫危險,所以防火要求將是產品的設計輸入之一。防火、阻燃方法將是風險控制措施,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后,“高溫”的風險是否可接受,這些都是風險管理活動的輸出,如何滿足產品的防火、阻燃要求,至少應該符合GB9706.1-2007 中43 章的要求;又如,對于電氣醫(yī)療器械來說,很多要使用網電源,這都有“電擊”的危險,設備在正常使用或單一故障時都應該,這是GB9706.1-2007的要求,將作為設計輸入之一。絕緣擊穿將導致電擊的風險,根據電氣醫(yī)療器械的類和型,要采取相應的絕緣措施,采取絕緣措施后,“電擊”風險是否可接受,要符合GB9706.1-2007第20章的要求,這些都是風險管理活動的輸出。 1.3 設計和開發(fā)更改的要求之一是設計和開發(fā)更改的評審應包括評價更改對產品組成部分和在制品,或已交付產品以及風險管理的輸入,或輸出和產品實現(xiàn)過程的影響。 在此建議企業(yè)做設計更改時需有一個檢查單,其中有一條來判斷所做的更改是否與風險管理活動相關,然后根據對風險管理輸入或輸出影響程度和范圍,采取相應的措施。 1.4 采購過程的要求之一是組織應建立評價和選擇供方的準則,準則之一就是與醫(yī)療器械相關風險相適應,另外對未履行采購要求的供方的處置應與所采購產品有關的風險相適應,并符合適用的法規(guī)要求。 正如在1.1 中所述,在設計輸出中要識別出與風險管理活動相關的特性,或者說與有關的特性,形成企業(yè)與供方的共同語言,對于提供與風險管理活動相關的部件、過程、服務的供方選擇準則應根據產品特性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例如,對1.2 中提到的防火、阻燃材料供方與提供一般材料的供方準則應有所不同,要求應更多,并且嚴苛。如果供方沒有按照采購要求提供產品,并且該采購產品與醫(yī)療器械的風險相關,那么對供方的處罰要根據后果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這些應寫在給供方的采購信息中。因為如果供方未履行與風險相關的采購要求,有可能導致不可接受的風險,給患者與使用者造成傷害,給財產造成損失,導致召回,降低了企業(yè)的信譽。 1.5 采購產品的驗證要求之一是組織應確定并實施檢驗或其他必要的活動,以確保采購的產品滿足規(guī)定的采購要求。 驗證活動的范圍應基于對供方評價的結果,并與采購產品有關的風險相適應。采購產品的驗證活動應與產品的風險相適應,企業(yè)采購的產品,過程,服務千差萬別,多種多樣,這些對產品的性影響也各不相同,這種影響的判斷是風險管理的輸出,也應該體現(xiàn)在設計輸出及采購信息中,設計輸出及采購信息將是采購產品驗證的基礎。還以1.2 中提到的防火、阻燃材料為例,這些采購要求及驗證方法應該體現(xiàn)企業(yè)提供給供方的采購信息中。一般情況,供方對采購產品的生產、檢驗比企業(yè)更專業(yè)。對于與風險有關的部件驗證,我們可以要求供方制定采購部件質量計劃,將部件的采購要求落實到生產和檢驗中去,這個計劃得到企業(yè)的批準。采購產品驗證時,企業(yè)可以自己驗證,但更經濟、有效的方法可以要求供方提供生產、檢驗記錄、材料符合性證明等,企業(yè)檢查記錄的符合性并存檔保存。對提供與風險有關部件的供方的審核及采購產品跟蹤檢查根據企業(yè)自身情況應比其他類型的部件更加嚴苛。需要說明的是與風險有關的性零部件驗證成本比非零部件的成本要高,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種部件的驗證方法并不適用所有的零部件。企業(yè)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更多地投入到與風險有關的性零部件,保證醫(yī)療器械的、有效。 1.6 現(xiàn)代醫(yī)療器械的生產和服務活動以及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所用到的軟件越來越多,對這類軟件初次使用的確認及更改后的再確認的要求在ISO13485:2016 的7.5.6 及7.6 中都有提及,并且這種確認與再確認的要求應與有關的風險相適應。需要強調的是,“有關的風險”應該在產品的設計輸出中識別出為特性,相關軟件使用時要確保這些特性滿足規(guī)定的要求。 2.產品上市后風險管理的應用 ISO13485:2016 的8.2.1章要求從反饋過程中收集的信息應用作監(jiān)視和保持產品要求的風險管理的潛在輸入,以及產品實現(xiàn)或改進過程的潛在輸入。 與風險相關的內容,簡單地說,就是反饋收集的信息作為風險管理的潛在輸入。風險是傷害(harm)發(fā)生的概率和該傷害嚴重度的組合。在產品開發(fā)的時候,對某個危險(harzard)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該危險所造成傷害的嚴重性和發(fā)生概率,進而確定該危險的風險可接受程度。這些都是產品上市前企業(yè)自己的評估,實際情況是否與企業(yè)自己的評估一致,還要看產品上市后產品的反饋數(shù)據。對產品的滿意度和判斷產品的性、有效性,直接有效的反饋就是客戶了??蛻舴答伒膯栴}中既有質量方面的問題,也有關于產品方面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應該是客戶抱怨的記錄。所以對客戶抱怨數(shù)據分析的結果可以作為風險管理的潛在輸入,這也符合風險管理適用于產品全壽命周期的要求。例如,將某一段時間內所有客戶抱怨的數(shù)據拿出來分析,把所有有關風險/相關的客戶抱怨找出來,并且將同樣的危險(harzard)歸類統(tǒng)計??词欠裼袀Γ╤arm)發(fā)生,如果發(fā)生了傷害,再判斷傷害的嚴重度與產品開發(fā)時的判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則應更改原有的風險管理文件,重新進行風險評定、風險控制等風險管理過程;對于概率,YY/T0316-2016 附錄D中要求當可獲得足夠數(shù)據時,優(yōu)先采用概率水平的定量分類,定性及定量的概率分類在產品上市前企業(yè)應該定義出來,產品上市后概率計算可參照下面計算: P=h/(O×U×52) P :代表發(fā)生概率 O :代表單位醫(yī)療器械一周內使用的次數(shù) U :代表一年內在客戶現(xiàn)場醫(yī)療器械總的數(shù)量 52 :代表一年有52 周 不同的醫(yī)療器械使用的公式有所不同,總的原則是發(fā)生某一危害/ 危害狀態(tài)的次數(shù)與客戶使用醫(yī)療器械總機會的比值。產品上市后傷害發(fā)生概率也將作為風險管理的輸入,方法與傷害的嚴重度作為風險管理的輸入類似。就是反饋收集的信息作為風險管理的潛在輸入。 3.結語 我國等同采用ISO13485:2016 認證的標準YY/T0287 即將發(fā)布(注:已經發(fā)布),其中與上一版的一個主要區(qū)別是基于風險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標準中來,這對企業(yè)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課題,產品實現(xiàn)過程的風險管理及產品上市后的風險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其他方面我們也應該加以研究,落實到企業(yè)的質量體系中來以符合ISO13485:2016。


GJB9001C認證-2017質量管理體系之4 組織環(huán)境 ? 4.1 理解組織及其環(huán)境 ? 范圍、程度 ? 如何收集、監(jiān)視和評審 ? 環(huán)境變化,質量管理體系如何反應 ? 時機:1)在確定QMS范圍、邊界和適用性時;2)策劃關鍵過程、通用質量特性的應用時;3)風險和機遇管理;4)產品運行過程策劃時;5)管理評審 ? 4.2 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 對象和范圍:本組織有哪些重要相關方?(注 中已經明確) ? 這些相關方有哪些要求:歸類 ? 不滿足相關方要求的后果:風險 ? 何時、如何監(jiān)視和評審:溝通 ? 記錄要求:《相關方需求及期望確定表》 ? 4.3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 ? 邊界:地理位置和區(qū)域、組織單元和職能、覆蓋的產品和服務范圍等 ? 適用性:允許不適用部分要求的前提條件 ? (確實不適用,比如說不存在相關活動或狀態(tài);) ? (法律法規(guī)要求;) ? 不影響產品和服務合格(,或滿足訂單要求); ? 不影響增強顧客滿意(,顧客和市場對此無需求和期望)——應征得顧客同意。 ? 某些要求不適用或某些部門游離于質量管理體系之外,均有可能影響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 4.4 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 ? 4.4.1總要求:按本標準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xù)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 體系由過程構成,應細化到過程,按過程方法建立體系; ?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一般過程(、流程、思路) a-h) ? 建立GJB體系過程的特殊要求(i-k) ? 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清單 ? 4.4.2 體系文件化要求: ? 必要的文件;必要的記錄 ? 外來文件清單、體系文件清單、記錄清單



認證ISO9001\ISO9000\ISO14001認證專業(yè)承接_博慧達iso56005認證、as9100d認證(廣州市分公司),固定電話:【18923659300】,移動電話:【18923659300】,聯(lián)系人:宋經理,寶安區(qū)沙井街道唐商大廈A座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