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金屬材料(濰坊市分公司)還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技術、高水準的專業(yè)技術團隊,秉承“品質優(yōu)先,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和“團結、開拓、務實、求精”的管理機制,憑借上乘的質量、優(yōu)良的服務和良好的信譽,和眾多企業(yè)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不斷進取,努力做好 厚壁鋼管廠家產品。


經實驗證明,沉淀強化的耐磨板在力學性能方面的顯著特點是屈服強度有大幅度提高。例如,經過沉淀強化處理的耐磨板的屈服強度達到480-8l0MPa,屈強比為0.55-0.56;采用鑰、釩、鐵復合合金化的耐磨板,彌散強化后的屈強比為0.60-0.65。
同時,沉淀強化耐磨板的硬度和沖擊韌度也都有所提高。例如,耐磨板沉淀強化后的硬度為230-300 HBw,沖擊韌度為140-180,更重要的是上述指標的提高并不帶來塑性的顯著下降。
耐磨鋼板在1100℃水淬后,先在中溫區(qū)不同溫度保溫,后在970℃水淬后的性能。隨著中溫區(qū)保溫溫度的提高和保溫時間的延長,鋼中碳化物數量增加,沉淀強化效果增強,導致硬度有所提高。
NM360耐磨板的熱導率只有碳鋼的1/2,即使在900-1000℃高溫階段的熱導率也低于碳鋼在相同溫度的熱導率。因此,NM360耐磨板的加熱速率,特別是在低溫階段應低于碳鋼,以避免鑄件內部溫度梯度過于陡峭而產生裂紋。
壁厚為40-80mm的鑄件在700℃以下的加熱速率不應超過100℃/h;壁厚為80-120mm的鑄件不應超過75℃/h;壁厚超過120mm的鑄件應小于50℃/h。在700℃以上,壁厚小于100mm的鑄件可以隨爐升溫;而壁厚大于100mm的鑄件,升溫速率不超過100℃/h。



采用金相定量法對加熱后耐磨復合板的奧氏體晶粒度進行測量,對耐磨復合板在不同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下的奧氏體晶粒長大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并建立復合耐磨板加熱時奧氏體晶粒長大演化模型。
通過對耐磨復合板在不同溫度和應變速率下的熱壓縮實驗獲得真應力-應變曲線,其復合變質處理后的凝固組織明顯細化,且組織分布均勻,晶粒粗化的主要原因是950℃時,V、Ti、Nb碳氮化物數量的大大減少。
耐磨復合板中的奧氏體晶粒尺寸增大,具有較好的抗晶粒粗化能力,在1050℃左右開始粗化。在高應變速率下,發(fā)生劇烈的軟化后趨于穩(wěn)定,并分析了相與相之間的反應界面。在 5 5 0~ 380℃鹽浴等溫處理時貝氏體組織轉變,復合耐磨鋼板中的Fe2B呈網狀分布,而是呈斷網狀和塊狀分布。
在高溫加熱時奧氏體晶粒尺寸等值線圖可定性和定量預測奧氏體晶粒長大規(guī)律,隨保溫時間的延長呈近似拋物線形式長大,當加熱溫度為1000℃,保溫時間為60~90 min時,原奧氏體晶粒尺寸小于67μm,晶粒細小均勻,且微合金元素V充分溶解在奧氏體中。
等溫處理后耐磨復合板的的組織為無碳貝氏體+馬氏體,耐磨復合板中的奧氏體晶粒尺寸隨加熱溫度升高呈指數關系長大,在高溫加熱時具有較好的抗晶粒粗化能力。








